1912年,大西洋风暴吞噬了华工船,却将现代工程师李东霖的意识抛进了1912年的地狱。 发霉的口粮、皮鞭下的哀嚎,他攥紧拳头——用铁丝修水泵,凭蒸馏法攒淡水,在绝境里攒下第一束光。 1914年战火燎原,他带着同乡藏起废枪管,用风筝预警炮弹,在德军突袭中攥紧机枪反击。当法军军官终于正视这个黄皮肤青年时,他已悄悄织起一张网:南非的黄金、澳洲的钢、南洋的橡胶,都顺着秘密航线流向掌心。 1918年,八艘商船载着六万同胞冲过英军巡逻线,在加里曼丹的沼泽里插下红旗。荷兰人的炮艇驶来那天,他抬头望向天空——那里,他造的“飞鸢”正掠过丛林,像极了故乡永不折的鹰。 这不是移民史。是一个人,要在殖民地里,凿出个华夏来。